2012年6月1日 星期五

不是「文化刺激」不足,是「文化資本」如何被形塑的問題

「文化刺激」,
這是一個很奇怪的概念。

在看一些幼兒教育的文獻時,
描述偏鄉或原鄉地區的幼兒發展總會提到:
由於這些地區幼兒的「文化刺激」不足,
所以應該多多給予「文化刺激」。

請問,「文化刺激」究竟是什麼?



類似這樣的概念,我把它稱之為「偽裝式概念」。
什麼意思呢?
就是「看起來好像大家都懂那是什麼,實際上每個人的定義都不同」的概念。
基本上這種概念普遍出現在常識性的語言裡,
所以,一講出來,大家都「懂」。
但說實在的,大家也都「不懂」那是什麼東西。

「競爭力」、「世界觀」這兩個概念也是,
講出來大家好像都非常了解,
但實際一問根本每個人的定義都不同。

所以,我覺得使用這樣的概念非常危險,
尤其是在學術的場合,
因為太過模糊,模糊到其實根本就沒有指涉。

(其實我想到比較好的概念是「文化資本」不足)

重點問題在於:這種概念到底是怎麼跑出來的?
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概念?是誰在使用這樣的概念?

面對一個不懂口簧琴、馬告、gaga、ptasan 的都市孩子,
很少人會說他們「文化刺激」不足,需要更多學習「刺激」。
但如果當我們面對一個不懂紅綠燈、奇異果、農曆新年、銀行的部落孩子,
我們會怎樣描述他們的狀態?
他們真的是一群「文化刺激」不足的孩子嗎?
他們真的需要更多的學習「刺激」嗎?

我會說,對,沒有錯,
部落的孩子,在現今的台灣社會,
的確不可能永遠只有活在部落,
他們必須走出部落,大部分的人長大之後都可能會到山下讀書或工作。
所以,學習都市或漢人的文化是必要的。

不過,我覺得這並不代表這些部落孩子「文化刺激」不足。
而是因為部落的文化符碼與象徵,沒有辦法成為資本使然。
也就是說,生活在台灣,大部分的人並不會因為會講泰雅語而加你的薪水,
反而會講英文、法文、日文、德文才會。
大部分的人也根本不覺得辨識部落的植物和動物是多厲害的,
國文、數學的成績好,才會讓同學、老師或家長刮目相看。

所以,這件事,我覺得是對自己的一個提醒,
一定要放在心底的東西。
就是:一方面要讓部落的孩子學習漢人的文化,為的是以後的生活;
一方面也要告訴孩子部落的文化是你的根本,是你應該感到驕傲的地方。
別人沒有的東西,別人沒有的視野,你有。
然後,把握每一個能翻轉象徵階序的機會,
讓部落的文化符碼能夠獲得對等的重視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