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0月4日 星期四

學習批判社工,所為何事?

基變與批判社工對於實務社工到底有什麼幫助?這問題實在不易回答,昨天晚上到今天早上反覆在想這個問題。

回答的困難,來自於自身經驗的侷限。我不是一個實務工作者,我的身分還是學生,我的身心狀態都是一個還在高教體制裡活的人,而不是在公家機關或民間社福體 制裡。所以,一定有很多變數,是目前的我難以想像的。我可以在這邊講很多美好的目標,但可能對於實務工作者來說一點幫助也沒有。

2012年9月28日 星期五

用「共舞」取代「說服」吧!

學社會學的劉華真說:

「這個「以社會學來感化父母大失敗」的經驗,給了我兩個重要的教訓。
第一個教訓是,和自己親近的人意見不合唱反調,是非常非常痛苦的一
件事,要化解這樣的痛苦,各種溝通能力的培養,是非常重要的,因為
如果連身邊的人都無法說服,那還想去說服誰呢?第二個教訓是,我的
社會學學得還不夠好,如果這門學科,教會我認識隱藏在人類行為背後
結構的力量,但我還沒有成功地運用社會學知識去瞭解人,瞭解我的父
母,所以我還無法結合他們的生活經驗、運用他們能夠理解的語言,來
讓他們看到那些他們視若無睹、但我覺得非常重要的事情。」

這真的非常有趣...社會學家的幕後告白。

對都市原住民的一些想法

2012/7/28

在台中大雅忠義社區待了兩天,自己對於都市原住民的一些想法:

1. 關於大白天喝酒:其實這是很常被提出來的「議題」(我不喜歡說這是個「問題」)
,也是考驗助人者願不願意繼續理解原住民生活方式的分水嶺。許多人一談到原住民喝酒
,就會搖頭,表示這些人不值得繼續幫助,或是認為他們觀念有問題。我想比較貼近原住
民的方式,就是試圖去了解喝酒透露出來的「訊息」,以及喝酒背後所隱藏的「結構」,
才能真正找到與原住民共同協力的方式。

個案工作做為轉化社會結構的觸媒

讀很多批判社工的論述,就會告訴你「集體」的重要性,
不可以把社會問題個人化,不可以只做個人歸因...
或是個人的情緒、感覺、身體彷彿消失在批判社會工作裡面,
變成一個不知道該怎麼去處理的面向。

面對社工師法的情勢分析

熟識我的人都知道,我反對社工的建制化與證照化、反對學者專家主導的社工師考試。

儘管日後在資源分配上,的確,我會感到害怕(委託方案要求要有社工師考試資格),但
其實我最害怕的事情是,在社工師考試這個議題上,我不知道該怎麼面對那些,已經考上
社工師,卻是我要好的同學們。

分數作為相互理解的「信物」

王行老師寫道:「我希望能與學生們重新思考分數和我們的關係,它可以不是一種控制工
具,而是在相互理解的過程中的"信物",表徵著對關係中善意的肯定,對繼續前進的支
持與鼓勵。每一個"分數"都是我努力於理解學生處境而給予的回應,並希望藉此回應使
學習往更深處划進。 」

有沒有一種切身地運用社會學知識助人的方式?

http://enoemoskeepgoing.pixnet.net/blog/post/37056535

雖然這篇文章的主要重點是想要傳達一個非常「社會學式」的訊息:
「做自己」這個日常語言在社會學的眼中是有問題的,
因為這個社會中,成員之間的互動,
產生了個人無法立即察覺到的社會結構,
對個人產生影響,而無法使個人想要做自己就可以做自己。

不過呢,對我而言,這篇文章的教訓反而是:
有社會學的知識,不代表可以順利幫助有困難的人,
有時候反而還會把人搞得心情更差。

讓「我是不是社工」成為外星語吧!

2012/9/8

今天參加工會的幹部培訓,請了林佳和來講校園勞動,以及邱花妹來講性別與公共參與。

跟許多參與工會的人可能不同,我認為自己參與工會,某一部分的想法是「我還是在做社會工作」,只是,當工會秘書大概不會被現在的台灣社工界,視為是社工工作的一環。

享有更「高品質」的服務?

「部落的XX應該享有更高品質的生活方式」。

這是我近幾年來投入探究(但尚未深度參與)部落工作時,很常聽到的一個論述。

2012年8月30日 星期四

誰才是專業的社工督導?



誰才是專業的社工督導?
─談草根助人者的在地知識與社群鑲嵌性

廖貽得

摘要

  「她什麼資格都符合了,就差在她提不出機構督導是社工背景專業而已。」這是我參與一次學校內部的會議,為了審查一位學生是否可以抵免實習學分時,與會的師長對同學的實習經驗所提出的質疑。雖然最後因為還不適用社工師法的規定,會議結論仍讓同學得以抵免學分,但卻讓我回憶起接受助人實習教育過程中,所遇到的幾位讓我印象深刻的工作者樣貌……

2012年6月1日 星期五

不是「文化刺激」不足,是「文化資本」如何被形塑的問題

「文化刺激」,
這是一個很奇怪的概念。

在看一些幼兒教育的文獻時,
描述偏鄉或原鄉地區的幼兒發展總會提到:
由於這些地區幼兒的「文化刺激」不足,
所以應該多多給予「文化刺激」。

請問,「文化刺激」究竟是什麼?

2012年5月24日 星期四

社區工作的藝術:等待、深度閱讀、實作優先

社區工作最需要的,或許就是「等待」與「深度閱讀」的藝術。

這禮拜三晚上,聽了在「台灣原味」進行部落產業培力工作 的吳美貌分享。一開始其實聽起來很平常,跟一般資本主義的概念沒什麼兩樣,講故事行銷、經濟規模。不過後面講到各個部落的案例,就非常精采。石磊共同經營 農場,當初是她最早進去陪伴的。一開始 mama 徐大衛開會都會想要逃跑,到後來我們山學團隊員上去的時候,一開口就是兩個小時的有機農業經。的確,我從來沒有想過,徐大衛長老剛開始的狀況是這樣。我一 度誤以為徐大衛天生就是做有機農業的,因為我們每次遇到他,他真的都在有機東、有機西。

2012年3月4日 星期日

朝向集體的人與集體社工的實習

舊稿重貼,這是原來自己是單獨作者的版本。

作者/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班一年級  廖貽得

只是實地去操作練習,還不是正式合格的生員。 

──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,「實習生」詞條

I am a human first, then a lawyer.

──The Street Lawyer

在台灣,「實習生」是選擇就讀社工相關系所的學生,一條必經的社會化之路。剛出校門入職場的社工新鮮人,時常跟同事交換的話題大部分會包含:你/妳以前 在哪裡實習的?「實習」,彷若一張隱形的身分證,讓自己身為社工得以在就業市場中被辨識、標籤、分類,而「實習生」就是獲得這張身分證之前,社工系學生暫 時棲身的身分與居所。

被管理學「打擾」的社工

被管理學「打擾」的社工 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2010/10/13
 
台大社工所一年級  廖貽得

註:這本來是我上「質性研究」的作業之一,老師要同學書寫問題意識與生命經驗的關係,我把題目改成「被管理學打擾的社工」。


「實習」作為我的勞動初體驗

  最近研究所要開始聯絡下學期的實習機構,大家如火如荼在準備自己的履歷、自傳等資料,但對我來說這一切都是非常新鮮的,因為我並沒有任何勞動的經驗。每次聽到身旁朋友描述他們的家教、打工經驗,如何跟要求很多的家長談條件、遇到如何嚴苛、不近人情的雇主等,一方面我覺得這些經驗好像離我很遙遠,因為我沒有這樣的經驗;一方面卻又覺得好像很接近,因為我馬上也要踏入那樣的勞動市場,成為勞動者的一份子。

從永和翩然降落在piuma的kalabiyabi(四)

四、結語:piuma滋養我的花蜜
 
  經過了兩個月,我覺得我對於之前自己所持的疑惑,可以有一些初步的答案。當然,這些答案會隨著每次回去部落而有所改變,是一個進行中的過程。

從永和翩然降落在piuma的kalabiyabi(三)

三、在部落,我是貽得?
 
1.   吃飯的學問
 
  在部落閒晃,一定會遇到吃飯的時間。有時候會在部落中不同的商店用餐,有時候則是會到不同部落人的家裡面一起吃飯,對我來說,這些時刻不只是吃東西而已,更是近距離參與部落日常生活的時刻。

從永和翩然降落在piuma的kalabiyabi(二)

二、在協會,我是實習生

1.   托育是什麼?
 
  我因為對部落托育好奇而來到平和,但對於「什麼是托育」其實一點也不了解,我不了解如何照顧小朋友、對幼稚教育一竅不通,也無法想像社工在這裡的角色是什麼,我只有針對部落托育政策做過分析,卻對教學現場完全沒有概念。因此,想像中我以為實習期間會花很多時間在托育班現場陪伴孩子,但我又不是幼教專業背景,我該觀察什麼?當然我可以觀察老師如何跟孩子互動,不見得跟社工完全無關,當我日後遇到孩子時我也可以試試看這樣的互動方式,但我總覺得還是跟社工有段距離。這讓我想到,儘管來之前我想把「社工」的框框放下,顯然我還是帶著「社工」既有的眼鏡在部落遊走,要放下框框很難。

從永和翩然降落在piuma的kalabiyabi(一)

從永和翩然降落在piumakalabiyabi
─社會工作暑期實習總報告

實習生: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班二年級 廖貽得
實習機構:屏東縣泰武鄉平和社區發展協會
實習期間:2011/7/3-8/27
機構督導:平和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 德布藍恩
學校督導:吳慧菁 老師

成為彼此的酵母─社會工作研究法的學習與助理教學反思(二)

3. 失眠,是轉化的開始

3.1 帶著生命經驗與問題意識共舞

  在修大學部的研究法課程時,我報考台大的社工所,考上之後繼續上課。修完課之後的一年,在因緣際會下,選擇擔任社工研究法的教學助理,也就是俗稱的「助教」。

成為彼此的酵母─社會工作研究法的學習與助理教學反思(一)

成為彼此的酵母社會工作研究法的學習與助理教學反思


摘要

  本文旨在整理我的「社會工作研究法」課程學習與助理教學經驗。我先鋪陳自己在正式學習研究法之前,對研究的想像與理解。帶著這樣的經驗進入社工研究法的課堂,經過一年的研究過程,我產生了一些學習研究法的反思。而後來進入研究所之後,我擔任一學期的研究法實習課程助教,根據自己對研究的理解,及研究法的學習經驗來準備實習課。在與大學部同學互動的過程中,我嘗試落實自己的理念,但也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困難,引導我對研究和教學有更深一層的認識。

  整體而言,我對研究有六個想法,而我藉由這些想法,去反思研究法的學習過程,並據以設計助理教學的課程。我認為研究法的課程設計,應該秉持著民主、對等、互助的原則,並且在教學實踐中,用提問和團體工作的方式,引導同學理解或體驗研究的政治和社會意義。若這樣去看待教學,或許,研究法課程可以讓教學者與學習者成為彼此的酵母,互相發酵而轉化;亦可能將此關係延伸至研究場域,使研究者與被研究者(協同研究者)互相轉化,消除隱含壓迫的權力關係,邁向自由的教學與研究實踐。

關鍵字:社會工作研究法、教學實踐、研究實踐、轉化


天使藏在細節裡─120301研究法助理教學反思

天使藏在細節裡─120301研究法助理教學反思
 
文/廖貽得
 
「助教,我們預試的信度太低,怎麼辦?」
 
  這是我今天進教室之後,同學問我的第一個研究法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