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9月28日 星期五

對都市原住民的一些想法

2012/7/28

在台中大雅忠義社區待了兩天,自己對於都市原住民的一些想法:

1. 關於大白天喝酒:其實這是很常被提出來的「議題」(我不喜歡說這是個「問題」)
,也是考驗助人者願不願意繼續理解原住民生活方式的分水嶺。許多人一談到原住民喝酒
,就會搖頭,表示這些人不值得繼續幫助,或是認為他們觀念有問題。我想比較貼近原住
民的方式,就是試圖去了解喝酒透露出來的「訊息」,以及喝酒背後所隱藏的「結構」,
才能真正找到與原住民共同協力的方式。
2. 關於提供工作這件事:其實工作機會是一直都有,我以前也是做都原的就業媒合,但
就業媒合最大的問題,就是主流資本主義市場的工作,跟原住民的勞動方式有別,所以原
住民的勞動樣態會被認為是「不正常」(例如說喜歡集體工作、工作和休息是交錯的、工
作其實並不是生活的首要目標,與朋友分享才是...)。如何不要變成「就業輔導員」,
而是做「生計培力員」(就業employment是職業分化之後的稱呼,我喜歡「生計」,更貼
近原住民原本的勞動樣貌),創造「有意義的勞動方式」,可能是我們的團隊要努力思考
的。

3. 重視 vs 不重視教育:事實上我覺得這也是一個常見的二分法,不僅一般人會這樣分
類,小學老師(專業的教育工作者)也這樣分。這樣分不是不好,只是我覺得要思考的是
:所謂「不重視教育」是什麼意思?原住民家庭有資源可以支持他們「投資」教育嗎?教
育的形式只有單一家庭嗎?在以前原住民的部落,教育是集體的事業,同村共養/共教是
常態,但隨著部落人四散到都市,教育的責任慢慢落到個別的勞動家庭身上,這種變遷的
結果卻是由個別的勞動家庭來承擔,這似乎並不是件公平的事。所以,我覺得重新思考教
育的意義,可能可以幫助我們更看懂那些表面上「不願意關心孩子課業」的家長,他們透
露出的訊息會是什麼。

4. 騙人與說謊的家長:許多人會詬病這些家長,明明家裡付得起房租、學費,為什麼只
會想到自己的利益,還要騙別人說自己家裡很窮,所以結論是這些家長觀念有問題,不值
得幫助。但是,換個角度想,這些家長也是在展現自己的能動性(也就是面對這社會的遊
戲規則,看懂它,找出自己的一套玩法去破解它)。也許這些家長以往在面對體制的時候
,習得了這些應對的方式,是因為體制先給這些家長難堪或申請門檻,這些家長才決定要
說謊。說謊有很強的污名,所以這些家長在真的非常相信助人者之前,不會透露這種不一
致(因為怕你一旦知道真相,反而更加看不起我們)。

剛剛打完,自己也覺得4. 好像不是特別針對原住民,而是階級議題。如果福利是普及式
的,就不會有資格篩選的問題,也就不會有汙名產生。因為福利是殘補式的,社工扮演了
守門人的角色,連帶的也會影響到社工對申請者的認知,覺得來申請的人都可能是潛在的
福利依賴者。

1 則留言:

  1. 我想有些 "務實的"的前線助人者",認真處理 "不願意關心孩子課業"的"結果"~認真做好課輔相關方案;只是誰去處理"不願意關心孩子課業"的原因,就也無解中。穆儀

    回覆刪除